斯诺克直播吧
热门文章
联系我们
斯诺克直播吧
贝特电子销量年增不足5%却要募投扩产80%
- 发布时间:2024-11-10
- 作者: 斯诺克直播吧
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贝特电子”)是一家基本的产品为过流保护元件和过温保护元件的企业,产品主要使用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光伏设备、家用电器及消费电子等领域。此次创业板IPO,公司拟使用募资5.50亿元投向总部及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等三个项目。
《大众证券报》记者发现,虽然报告期内营收、盈利均稳步持续增长,但贝特电子基本的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却呈现整体下降态势,譬如过流保护元件产能利用率从2021年的96%以上降至2023年的不足82%,而公司招股书未披露涉及扩产的核心募投项目新建产能情况,只是给出了“扩大公司产能,满足下游领域一直增长的产品需求”等说法。
事实上,贝特电子核心募投项目的环评报告数据显示,新建产能相当于2023年公司基本的产品合计产能的82%以上,但公司两个基本的产品报告期内的销量,一个持续明显下滑,另一个年均复合增长率也只有4.5%左右,这无疑将令贝特电子大幅募投扩产的合理性、必要性备受关注。
最新招股书显示,贝特电子报告期内2021年至2023年的业绩持续增长,营收分别为4.49亿元、5.61亿元、6.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22.60万元、6953.26万元、8901.29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048.34万元、6721.57万元、8279.17万元。报告期内,过流保护元件、过温保护元件每年均向公司合计贡献了主营收入的九成左右。
与业绩稳定增长不同,公司期内产能利用率出现了波动,公司对基本的产品产销情况在招股书中如是称:“发行人产能利用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22年消费电子与家用电器行业需求下滑,使得发行人2022年部分产线开工率不足,产能利用率出现某些特定的程度下滑;2023年末消费电子与家用电器行业有所回暖,过流保护元件产能利用率有所回升。”
但从公司披露的两个基本的产品具体产能、产销情况去看(见图一),2021—2023年,过流保护元件产能分别为20.45亿个、22.30亿个、24.12亿个,产量分别为19.65亿个、16.21亿个、19.72亿个,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6.08%、72.67%、81.75%,2023年的产能利用率比2021年低了14个百分点以上,整体呈现下滑态势。
过温保护元件的同期产能分别为1.27亿个、1.33亿个、1.35亿个,产量分别为1.19亿个、0.72亿个、0.65亿个,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3.53%、53.64%、48.17%,不但持续下滑,且下降明显,2023年的产能利用率只有2021年五成出头。
如果结合公司此前招股书披露的2020年过流保护元件、过温保护元件各自的年产能利用率92.02%、85.62%,贝特电子基本的产品产能利用率整体下降态势更为明显。
而2021—2023年,公司过流保护元件的销量分别为17.76亿个、16.90亿个、19.40亿个,产销率从90%出头增长到98%多;过温保护元件的销量分别为1.24亿个、0.75亿个、0.65亿个,产销率一直维持在100%左右。结合公司同期产量情况能够正常的看到,贝特电子基本的产品的产销率虽然始终较高且基本稳定甚至有所增长的背后,是经过控制产量“牺牲”了产能利用率。
贝特电子此次三个募投项目中,总部及制造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3.50亿元,是公司核心募投项目和唯一新建产能的项目。
公司在招股书中称:“‘总部及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将通过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智能化生产水平,扩大各类电力电子保护元件及相关配件产能,增强公司的市场之间的竞争能力及盈利能力。”
公司还介绍总部及制造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35920.82万元,建设期为36个月。本项目拟利用公司新取得用地建设总部及制造中心,搬迁公司原有部分厂区设备到新的制造中心,同时,依据公司未来发展需要购置新设备。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扩充公司电力电子保护元件及相关配件等产品的生产能力。”
对于该项目的必要性,贝特电子给出了三方面理由:一是扩大公司产能,满足下游领域一直增长的产品需求;二是立足公司经营战略,着重发展新能源领域产品;三是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过,公司招股书并未披露该核心募投项目新建产能情况,也未结合公司现在存在产能等情况清晰地说明募投的必要性、合理性。
东莞当地政府网站发布的涉及公司募投项目环评批示、环评报告数据显示,贝特电子有名称为“贝特生态园总部建设项目(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及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的建设项目,其中,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及制造中心即是公司核心募投项目,研发中心为公司募投项目中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环评报告数据显示,项目达产后的年产能为方块熔断器1.27亿个、塑封熔断器10.79亿个、管状熔断器8.42亿个、光伏熔断器及配套3077.48万个、EV熔断器及配套2463.34万个、过压保护元器件8375万个(见图二)。
根据招股书,公司产品线已涵盖了电子类熔断器、新能源以及光伏类电力熔断器、过温保护元件等多个产品系列。公司环评报告涉及的核心募投项目主要生产熔断器,属于公司基本的产品中的过流保护元件或过温保护元件,且主要为过流保护元件。
这意味着,贝特电子核心募投项目达产后,新增过流保护元件或过温保护元件的年产能达21.04亿个,为公司2023年基本的产品合计产能25.47亿个的82.61%。届时,合计产能将达到46.51亿个,而公司销量最高的2023年只卖出20.05亿个,销量与届时产能的缺口接近26.50亿个。
抛开销量持续滑坡的过温保护元件不谈,即便以公司销量整体增长的过流保护元件来看,2023年较2021年的销量增幅只有9.23%,期内年均复合增长率仅4.5%左右。
显然,贝特电子募投大幅扩产后,以报告期内的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来看,能否充分消化新增产能势必令人瞩目。
深交所在第一轮问询函中要求公司“结合募投项目规划及实施进展情况、募投项目产能消化措施、设备成新率及产能利用率、新开拓客户和期后在手订单情况,进一步说明募投项目进展情况,是不是真的存在实质障碍,募投项目的产能消化措施是否匹配有效。”
贝特电子在回复中称“募投项目的产能消化措施匹配有效”,采取的措施包括:一、项目建成投产后新增产能将逐步释放;二、不断开拓优质客户,客户数量与收入规模持续增长;三、在现存技术积累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增强产品竞争力;四、拓展新能源相关领域的下游应用,相关业务收入不断上升。
公司在回复中披露了核心募投项目新增产能情况,与环评报告相同,且称新增产能除了过压保护元器件外均为过流保护元件,并预测了过流保护元件2023年至2028年的现有工厂产能变化及募投项目产能释放情况。
根据回复,公司现在存在工厂2024年产能达到26.53亿个,2025年至2028年都为28.93亿个,核心募投项目产能在2026年至2028年分别为10.52亿个、14.73亿个、21.04亿个,两者合计后公司2025年至2028年的产能分别为28.93亿个、39.45亿个、43.66亿个、49.97亿个。
这意味着,2023年过流保护元件销量只有19.40亿个的贝特电子,到2028年时将面对近50亿个的产能,如果届时与2023年产能利用率81.75%、产销率98.37%相当,公司2028年销量要达到40.18亿个,这需要公司销量2024年至2028年保持接近1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而2021年至2023年的公司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5%。
公司还回复称,募投项目已于2023年6月正式开建,截至2023年10月31日的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7643.52万元,预测2025年至2028年的公司年产能复合增长率为19.98%。
以此可见,贝特电子回复所称募投项目产能消化措施匹配有效,是否能打消外界对公司大幅扩产后能否充分消化新增产能的疑虑,同样令人瞩目。
还值得一提的是,包含上述两个募投项目的贝特电子建设项目系环评被否后的再次申报项目。
查询可见,2023年3月23日,审批文号为东环建[2023]2380号的东莞生态环境局审批决定为——“贝特生态园总部建设项目(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及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环评不予批准(见图三)。
“经审查,该报告表存在以下主体问题:项目源强核算、基础概况、工程分析、环境保护措施等有关问题不完善。鉴于以上问题,我局决定不予批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筑设计企业不得开工建设。你单位如不服本审查意见的决定,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关于贝特生态园总部建设项目(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及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查意见的函》如是称。
1个月后,贝特电子环评重新报审后获通过,获批环评审批文号为东环建[2023]3335号,与公司招股书信披相同。
就贝特电子所称募投项目产能消化措施匹配有效是否真实或者符合实际情况,公司新建产能究竟能否充分消化和募投项目合理性、必要性,公司是不是存在盲目扩产甚至借上市“圈钱”意味?基本的产品产能利用率整体下降,但招股书对募投大幅扩产情况不披露会否影响投资者决策和判断?包含核心募投项目的公司建设项目第一次环评被否原因等相关疑问,《大众证券报》记者此前致电公司并通过电邮发去采访函,截止至发稿时未收到回复。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